殺菌的目的:防止細菌孳生,預防病菌傳染,保持潔淨的環境,維護人類的健康。
一般殺菌劑也稱為消毒劑,係能殺滅各種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之化學藥劑,而殺菌劑在環境保護中主要對象為病菌及微生物。自古以來,人類即會利用化學藥物來殺滅微生物或抑制成長,如用鹽漬或煙燻來保存食物安全。而在自然界中並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對人類有害,如真菌中的香菇﹑酵母,細菌中的乳酸菌等均是好菌。
菌可分為:真菌、細菌、病毒。
1.真菌:即黴菌,在微生物中形體較大,如香菇…等,有需顯微鏡才能看清楚,如黃麴菌、香港腳的病原等。
2.細菌:形體更小,須高倍顯微鏡才能看見,如傷寒、霍亂、破傷風、結核、化膿等病的病原。
3.病毒:形體最小,須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,如AIDS,A、B型肝炎、流行性感冒、SARS、登革熱、H1N1、腸病毒…等病毒。
影響消毒效力之因素:
(一) 消毒劑與微生物接觸之情形。
(二) 由他種物質引起的不活化。
(三) 微生物之種類及菌系。
(四) 溫度。
(五) 殺菌劑之濃度及處理時間。
(六) 要殺菌物體表面乾濕的影響。
(七) 酸鹼度(PH值)。
(八) 消毒劑之儲存情況及時間。
目前已登記核准為環保用殺菌劑如:酚類(石炭酸類)消毒劑
1.苯酚(o-phenyphenol):
(1)來舒噴霧消毒劑(清香):o-phenylphenol,0.1﹪(w/w)
(2)來舒噴霧消毒劑(清香):o-phenylphenol,0.1﹪(w/w),79﹪酒精。
2.迪森除臭殺菌劑(Timsen):氯化正烷二甲苯甲基銨,40﹪(w/w)
3.好樂敉得(Halamid):氯胺T (Sodium p-toluenesulphonchloramide.....100%)
一般來講,我們居住的環境細菌及微生物是無所不在,只因細小不太容易看見而忽略,待疫情暴發後才會被發現,尤其是颱風過後,因豪雨造成地區淹水,環境受到污染更容易孳生這些細菌,所以災後的環境殺菌更顯為重要﹑而維護環境衛生,是杜絕微生物孳生的方法。